在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版图上,拜仁慕尼黑与多特蒙德的“国家德比”历来是竞技与商业的双重巅峰,随着近年来欧洲足坛资本化的加剧,两队间的财力鸿沟正演变为难以忽视的结构性危机,多特蒙德CEO汉斯-约阿希姆·瓦茨克近日在接受《踢球者》专访时直言:“我们与拜仁的财政差距已从几年前的数千万欧元扩大到1.5亿至2亿欧元,这种趋势正在威胁联赛的竞争平衡。”
瓦茨克披露的数据并非空穴来风,根据德甲2024-25赛季财报显示,拜仁慕尼黑年收入首次突破8亿欧元,而多特蒙德虽以6.3亿欧元创队史纪录,但仍被拉开显著差距,更严峻的是,拜仁的商业开发收入(含赞助、周边销售)高达4.1亿欧元,近乎多特的2倍。
“差距不仅体现在转会预算上,”瓦茨克解释,“拜仁的全球品牌价值、欧冠分成比例以及安联球场的商业运营模式,让他们每年能多投入1亿欧元用于阵容升级。”这一观点得到数据佐证:过去五年,拜仁净转会支出达3.8亿欧元,而多特仅为1.2亿,且依赖桑乔、哈兰德等球星转出的“造血模式”维系运营。
尽管德甲以“50+1”政策(俱乐部须保持会员制主导)著称,但拜仁通过早期商业布局积累了难以撼动的优势,其与安联、奥迪等本土巨头的长期合作,以及在美国、亚洲市场的深耕,使其商业收入占比达51%,而多特仅为34%。
“我们无法复制拜仁的路径,”瓦茨克坦言,“他们的赞助合约多签于十年前,当时市场环境完全不同。”拜仁作为德甲唯一享有独立转播谈判权的俱乐部(2018年与德国电信签下10年6亿欧元合约),进一步拉大了媒体收入差距。
2024年欧冠扩军至36队并启用“瑞士赛制”后,豪门球队的比赛场次和分成显著增加,拜仁上赛季从欧足联获得1.28亿欧元奖金,多特则为9200万欧元。“欧战积分和历史成绩决定了拜仁永远比我们多拿3000万欧元起步,”多特体育总监凯尔指出,“这笔钱足以签下一名顶级中场。”
更值得警惕的是,英超与西甲球队凭借私有化资本持续扩军,曼城、皇马近年营收均突破9亿欧元,拜仁尚需追赶,而多特已被挤出欧洲收入前十。“如果德甲无法整体提升竞争力,我们和拜仁都会沦为欧战配角,”瓦茨克警告。
为缩小差距,多特近年尝试多条路径:
这些举措收效有限,多特2025年夏窗净投入仅3500万欧元,远低于拜仁的1.02亿。“球迷要求我们买巨星,但现实是必须优先偿还疫情期间的2亿债务,”瓦茨克无奈表示。
德国足球专家马库斯·巴贝尔分析:“若财政差距突破2亿欧元,德甲可能重蹈西甲覆辙——除皇马、巴萨外,其余球队彻底退出冠军争夺。”数据显示,近十年德甲冠军仅两次旁落(狼堡、多特各一次),而英超同期诞生5支不同冠军。
对此,瓦茨克呼吁联盟改革:“我们需要重新讨论转播分成比例,并允许球队在可控范围内引入战略投资者。”但这一提议遭到中小俱乐部反对,他们认为优先任务是限制拜仁而非“放开资本闸门”。
尽管多特蒙德通过青春风暴和主场氛围维持着竞争力,但瓦茨克的预警已引发德国足坛震动,德甲联盟CEO霍普芬表示将在2026年新版转播合同中增设“竞争平衡条款”,但具体措施尚未明确。
“足球不应沦为资本游戏,”瓦茨克在采访尾声强调,“但如果现状持续,终有一天,德国球迷会看到两支拜仁在积分榜上竞争——一支是拜仁一队,另一支是他们的二线队。”这番尖锐言论,或许正是德甲黄金时代落幕前的最后警钟。
(完)